每閱禮贊


一分鐘閱讀

李栢堂老師推介

書名﹕《聊齋志異》

作者﹕蒲松齡

...

《聊齋志異》簡稱《聊齋》,又稱《鬼狐傳》,是中國清代蒲松齡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說集。全書共491篇,內容十分廣泛,多談狐仙、鬼、妖,反映了十七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。

蒲松齡出生於明末清初,書香世家,熱衷於求取功名,但科舉成績並不如意,屢試不第,只能以教書為生。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,故創作了《聊齋志異》。

作者蒲松齡在這本書深刻地描寫了狐仙、鬼和妖,而字裡行間也透露出鬼比人還要有情義,以此諷刺當時的時代。蒲松齡創作《聊齋志異》除了滿足獵奇趣味,也成為他寄託個人思想的方式。







價值觀 觀價值

《聊齋志異》

《聊齋志異》中的神鬼形象,除了承載著歷史淵源和文化符號之外,還傳遞著中國文化傳統的許多價值觀和文化精神。例如包含著許多優秀的傳統價值觀,其中所宣導的以勤為本、以孝為先、勸人為善等思想,仍具有鮮明的價值意蘊。對於當代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,塑造和弘揚當代社會主流價值觀,引導社會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,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。



閱讀金句

異史氏曰:「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。嗜痂之癖,舉世一轍。『小慚小好,大慚大好』;若公然帶鬚眉以遊都市,其不駭而走者,蓋幾希矣。彼陵陽癡子,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?嗚呼!顯榮富貴,當於蜃樓海市中求之耳!」(頁248,《羅剎海巿》)

語意:異史氏(作者)說:「(大家都用)假面孔來往,那麼世態就變成了鬼域。顛倒美醜曲意逢迎,滿世界都一樣。小的慚愧被說成小好,大的慚愧被說成大好。如果正正當當地以本來面目去逛街,而不把人嚇跑倒是很少見的了。否則,那個向楚王獻玉的傻人卞和,又懷抱著價值連城的寶玉去哪裡哭呢?唉!飛黃騰達,富貴榮耀,該當從海市蜃樓的虛幻世界中去尋求才是呀!」